Web3内容共创让我们摸到了创作者经济4.0的边,它之于整个Web3领域有什么意义?
创作者经济 3.0:创作者成为独立的企业,并直接从他们的粉丝那里获得盈利。主要探讨:热情经济 (Passion Economy)、如何构建一个创作者中产阶级、100个真正的粉丝以及加密货币扮演的角色。
创作者经济 4.0:创作者和他们的粉丝共同创造和积累财富。这是我们对未来创作者者经济的一瞥。
2.0:靠积攒流量获得广告费及粉丝打赏等;
3.0:经营个体品牌,粉丝直接为内容付费;
4.0:基于Web3,围绕个体创作者形成社区DAO,共同创造与拥有。
创作者经济4.0一个关键点在于社区,Web3领域同样重度依赖社区的是NFT项目,这样的交叉似乎为一个隔三差五被提起的问题找到了答案:除了小图片买买卖卖,NFT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除了老生常谈的游戏道具,pass卡门票(alpha社区、共创项目准入)、票据凭证(DeFi场景)、e-mail邮票、纪念奖章(参加活动、众筹募捐) ……创作者经济4.0的表现形式之——Web3内容共创场景也许是可以探索的方向。
当然,正如LiJin所言,创作者与其粉丝共创共赚,只是我们对未来创作者经济的一瞥,表现形式有很多。但是光共创共赚这一点,就足够我们去挖掘、去畅想。以下是一些初探的碎片拾遗:
Shibuya
沿着那个隔三差五会被问到的问题,我们先谈谈Shibuya。在Bankless的一期访谈视频 Alpha Leak丨Shibuya颠覆好莱坞工作室 中,去中心化的视频发行/分发平台Shibuya联合创始人pplpleasr说,他们在尝试探索NFT在PFP以外的应用场景。Shibuya上首部自主制作的动画《White Rabbit》总共分为7个章节,目前已经来到第二章,每个章节项目方都会发行一款制片人NFT(ERC1155),社区成员观看完剧情之后以手持的NFT对接下来的剧情走向进行投票(官推说集齐7个NFT有惊喜)。

第一章、第二章的剧情选择画面
影片结束时,制片人名单显示的是以太坊地址或者ENS


来自知乎的《黑镜——潘达斯奈基》剧情整理
Mad Realities
关于Mad Realties更多信息可以参考《爱情证明——DAO版非诚勿扰》

参与爱情证明的3档NFT Pass,共募集到172.71ETH,holder人数为390
Web3共创Mapping

图片来源:Web3随意门社区整理
以上的mapping是比较狭义的Web3内容共创,在这些示例中,均有一个重要的角色——NFT,NFT 是故事本身的载体、元素或角色,以及参与创作的准入Pass卡。
播客

图片来源:ReHash discord治理频道
由ReHashDAO作一点延伸的联想:作为DAO闲逛者,我觉得也许内容共创会是小而美型DAO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有大而全DAO,比如BanklessDAO;另外还有找到自己利基点的小而美DAO,比如以促进Web3从业者心理健康为目标的Twoplus,以及众多有着明确创作目标的小团体。大而全的DAO里,人才聚到同一个场里做无规则“布朗运动”,看看能碰撞出什么机会,随机属性强。小而美DAO一开始有着较为聚焦的项目,先做出产品或者作品,由此吸引更多参与者,从而扩大社区规模。这里不去探讨两种方式的长短优劣。我们发现Web3创作型小项目的roadmap或者定位中都有DAO化的考量。小而美的DAO有很多种类,互动式创作项目很可能是promising的类型之一。其实Shibuya在官方推文里也提过这样的构思:一部电影就是一个DAO。

图片来源:BanklessDAO
音乐
SongCamp办了3期营地活动(音乐创作黑客松):Genesis、Elektra、Chaos。其中第三期Chaos主打“无头乐队(headless band)”概念。其中“无头”借鉴了应用研究机构 Other Internet 于2019年10月首次提出的术语“无头品牌(headless brand)”——其价值观、信仰、叙事和符号是由支持者以分布式、无需许可的方式确定的,而不是自上而下地定义或强化的品牌,典型的“无头品牌”例子就是比特币。

图片来源:SongCamp
音乐NFT研究组织Water&Music指出,CHAOS这种形式的共创,创新意义在于,拥抱一种思维模式:把金融轨道的重要性提到和创意同样高的水平,金融创新本身也是创作的一部分,以及实践出了一个Web3音乐创作的蓝图。这里的金融,我个人理解为协调众人进行协作,在创作早期就谈论艺术品的财务价值,并(与0xSplit协议合作)设计出一套基于NFT的自动对收益进行分账的系统。

根据water&music报告整理
视频
视频(含动画)类项目,基本玩法是由项目方设定基本框架、世界观,然后观众参与内容贡献与投票决定情节走向。除了上面谈到的Proof of Love和White Rabbit,还有动画Stoner Cats,以及模仿Stoner Cats玩法、在Solana链上发行的摔跤手共创故事the Gimmick。和White Rabbit有点不一样的是,Stoner Cat需要买了NFT才能看动画内容。
Shibuya曾经发过一个推,戏称它们正在升级品牌为NFTFLIX(第一眼是不是看成了NETFLIX?这是要挑战NFTFLIX?),引入互动、共创元素,能为传统的内容创作平台带来什么不同?Web3内容共创,到底是玩家们一时兴起的一波流尝试,还是一个有潜力的Web3发展方向?这些问题,可能仍待我们边观察边找答案。

图片来源:Shibuya推特
文字
Jenkins The Valet是比较典型的文字类去中心化创作项目。化名为Jenkins的成员在2021年5月22日买下了1798号无聊猿,为其命名为Jenkins the Valet(贴身男仆Jenkins),并围绕其创作故事,尝试去中心化的创意写作。买下了无聊猿的第二天,他就写下了简单的5/600字的故事起源作为背景(一只贫困的猴子得到了一份男仆的工作,在可以接触到富豪级别猿猴的游艇俱乐部里勤勤恳恳地工作,它母亲为此感动得流泪)。
故事发表出来,迅速得到传播,Jenkins在Twitter上发了个表格,希望可以为每只猿猴创作故事,于是收到了非常多无聊猿持有者的私信与故事投稿。接下来Jenkins又迅速写下了十几个故事,当时Jenkins在现实世界里还有着产品经理的正职工作,一下班就马不停蹄开始写故事,这个过程中,他就有了把讲故事的过程规模化的愿望。这也就是Tally Labs创业故事的源头,Tally Labs于2022年5月获得了A16Z领投的1200万美元融资。(这个故事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考播客《无聊猿创意故事 社群:Jenkins的“作者之家”》)

无聊猿#1798
根据写作者之家的Roadmap,以后他们故事创作的对象或不限于无聊猿,还会扩展到其他的头像类项目,故事将可能为这些PFP带来生动的灵魂。
图片/漫画
The Space乌图邦是一个应用激进市场理论的 NFT 像素艺术涂鸦墙。画布中的每一个像素都是可交易的NFT,这些NFT可交易,持有者可以给像素上色,画布上的图案是一次次社会实验的结果。在这些社会实验中,持有者要为像素NFT支付哈伯格税,税收的一部分又会以UBI的形式分红给所有创作者,让每个参与的人获得收益。

图片来源:The Space
Web3内容共创光谱
之前和躺赢君对话的播客里,我们尝试沿着一个光谱从过去Web2/传统领域的内容共创一路摸索。光谱的一端是团队(或者作品发起的个人),另一端是社区,每个共创型项目,其实都有一定比例是由团队/发起人主导的,然后留有一些空间给到社区成员去参与、发挥创意、贡献内容。

图片来源:Vibe Squad&Web3随意门
一些乐观的视角

图片来源:推特
如果不相信主权个人的力量,则更多是用投机市场的姿态来看事情,这是中性的意思,投机者也完全有可能收获颇丰,从生态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投机者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看你说的一些项目、一些所谓的build的交互,以为会有空投,原来做链上好人只是韭菜表现”。好吧,我是韭菜,我所指的链上做好事,其实指的是建立链上资产,NFT容器里所承载的数字资产。我朴素而稚嫩的想法是,如今DeFi先发展起来,其实是链上世界金融先行,“实体”跟上就需要大量的创作者创作出作品,到时候DeFi将不再被诟病为“空转着一堆空气币”,而是“实实在在”的、能丰富个人精神生活的数字资产。
批判性思考
局限性
再回过头看文中提到的案例,这些项目的发起方,都有着很优秀的背景:Shibuya的联创,pplpleasr是Web3领域名声大噪的艺术家,为众多头部DeFi协议创作宣传片、为《财富》杂志创作NFT封面,另一位艺术家maciej_kuciara,好莱坞动画制作人;ReHash的Diana Chen,在Web3播客领域有着丰富经验。
我们不禁会想到,能撬动社区力量来参与创作的创作者/发起人,似乎都有点“头部创作者”属性或者本身就是号召力很强的influencer,也就是说,他们本身不组建社区、不发行NFT、不去设计社区参与玩法,也可以以创作者经济3.0的模式实现直接的内容变现。播客Web3无名说《Web3的核心是共创精神》中的嘉宾就指出,基于区块链的Web3创作者经济,直接内容付费可能只有1%的创作者能做到,那其他99%的创作者如何受益?这是关于“注意力”这种公共资源的分配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向哈勃格税、激进市场。Web3共创的玩法,在适用范围与对象方面有它的局限性,对于非头部创作者、影响者的小众领域创作者,可能需要探索一些新的思路。
协调难度大于创作本身
共创意味着创作者在专心创作之余,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设计共创的机制与流程,包括很重要的版权许可问题。一些DAO tool对于协调组织内的协作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工具的出现,以期解决协作难题。实际推进一些创新的机制总是不易,我们需要给到这些实验性项目更多的耐心。
未来,关于创作者经济的探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恰逢LiJin免费开放了在线课程,一起来补课、思考与建设吧:https://creatoreconomycourse.xyz/
最后,感谢王超、Joel、Henry、躺赢君以及Web3随意门听众朋友的素材提供、灵感启发与支持。
作者:lil屏
免责申明:本文为本站转载/翻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站!本站转载/翻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