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Tnews iNFTnews
  • 首页
  • 7*24快讯
  • NFT发售日历
  • NFT导航
  • 联系我们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web3 › 深度解析Web 3网络效应:五种心智模型

深度解析Web 3网络效应:五种心智模型

Zhourx
2022-05-01 15:07:44web3阅读 25,470

深度解析Web 3网络效应:五种心智模型-iNFTnews

在过去的十年里,网络效应推动了Web2平台的崛起,也奠定了其主导地位,同时激发了建设者和投资者的想象力。一些人认为网络效应在Web3中会更加强大,而另一些人则认为Web3会扼杀网络效应。

在今天困扰 Web3 话语的所有炒作中,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重塑我们关于网络效应的心智模型。我们在Web2世界学到的东西可能不会直接应用于Web3世界。想要理解Web3世界中的网络效应,那么从基本原理重新思考网络效应并理解当我们从Web2转向Web3时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有帮助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五种心智模型。

Web2和Web3中的网络效应:四个关键区别

要理解Web3生态系统中的网络效应,我们首先需要限定Web2和Web3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并理解这些差异如何影响网络效应的产生。

首先,在Web2生态系统中,市场基础设施是由平台提供商创建的。另一方面,在Web3生态系统中,市场基础设施不是由平台提供商提供的,而是需要由生态系统来构建,既可以通过资源承诺(如存储容量承诺),也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开发。因此,创造和扩大网络效应对Web3生态系统提出了独特的挑战,不仅需要协调市场活动(像web2平台那样),还需要协调市场基础设施的发展。

其次,代币价值为启动和扩展网络效应提供了额外的价值杠杆。市场活动通过代币进行管理。生产者可能会受到激励,尽早为平台提供供应,以换取随着市场活动增加而价值增值的代币。同样,负责构建市场基础设施的开发人员可能会受到激励,以创建核心基础设施组件来交换代币。代币提供了一种新的激励机制,这在Web2生态系统中是没有的。

第三,数据和信誉的可移植性,再加上技术的互操作性,使得网络效应在Web3中防御性大大降低。即使Web3生态系统迅速建立起网络效应,他们也不能像Web2那样有效地从用户数据中提取剩余价值。

最后,Web2生态系统主要由市场参与者组成。Web3生态系统不仅需要考虑市场层的参与者,还需要考虑基础设施层、融资层和治理层的参与者。像Etsy这样的Web 2市场对第三方卖家开放,但主要是在内部创建核心市场基础设施,并集中管理资金和治理。相反,Web3商业协议需要:

  • 围绕基础架构层的协议来组织市场基础架构的创建,
  • 管理代币流动性,以推动融资层的融资和代币价值增值(这反过来会激励所有参与者),
  • 在治理层,将治理扩展到生态系统参与者,超出初始团队。

深度解析Web 3网络效应:五种心智模型-iNFTnews

让我们在讨论围绕Web3网络效应的各种心智模型的同时,对这些进行分解。

心智模型#1:价值的本质

Web2网络主要依赖于两个价值来源:独立/产品价值和网络价值。Web3提供了一个额外的价值杠杆:代币价值。在规划web3网络效应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杠杆。

独立价值(STANDALONE VALUE):在一个平台上没有人使用时存在的价值,仅来自于基础产品,这种价值称为独立/产品价值。这是用户在平台上体验到的独立于其他用户使用平台的价值。第一个使用该平台的用户可以从这种独立的价值中受益。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平台的独立价值将保持不变。独立价值通常以平台技术提供价值的形式呈现。

网络价值:由于平台上的其他用户使用而赋予到平台上的价值称为网络价值。这是通过其他用户的活动和使用在平台上创造的价值。当一个平台开始时没有用户,它就没有网络价值。第一个登陆平台的用户并不能从网络价值中获益。然而,随着其他用户使用平台的频率增加,平台上的网络价值也会随之增长。

在Web2平台上,社区主要由平台用户(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 Web3 平台上,网络价值进一步提升,因为在Web3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价值创造都是由用户社区推动的。

有许多例子可以说明上述差异。Instagram一开始只是一款带有漂亮滤镜的独立应用程序,后来才以一个成熟的社交网络开启网络价值。Square最初是一个把手机变成信用卡终端机的东西,然后才开始使用 Square Cash 应用程序和 Square 生态系统的其他组件构建网络。

代币价值:在Web3平台上,与协议相关联的原生代币中产生的价值称为代币价值。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

协议——更具体地说,是无需许可的区块链协议——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和治理机制来组织生态系统中的参与者。与平台不同,协议不提供端到端的市场基础设施,也不内部化交易监管和验证。由于协议本身并不提供市场基础设施或内部化交易监管和验证,因此它们需要为其他生态系统参与者提供这些服务的经济激励措施。他们通过发行代币来奖励生态系统中的理想行为来实现这一目标。随着生态系统中市场活动价值的增加,与协议使用挂钩的代币价值也会增加。

随着协议的使用量的增加,与协议相关的代币的价值也会增加。早期用户(被代币激励/奖励)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代币价值的增值中受益。因此,代币价值提供了一个额外的价值杠杆,以启动和扩大网络效应。

代币为创造网络效应提供了强有力的激励。然而,正如我们将在未来几周的后续文章中指出的那样,代币并不是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代币需要精心设计,以确保它们对影响网络效应的核心行动起到激励和抑制作用。

心智模型#2:管理市场活动vs市场基础设施

Web3网络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对网络构成的定义。Web2网络主要包括参与价值创造和交换的市场参与者:生产者和消费者。虽然开发人员可以扩展Web2平台,但核心市场基础设施是由平台所有者提供的。

在Web3中,市场基础设施是由参与者创建的。资源(例如计算、存储等)可以由生态系统参与者提交,而不是集中设置。开发人员围绕协议构建市场基础设施,提供生产者和消费者参与市场的功能。

如Unbundling the unbundlers中解释的:

在Web2世界中,市场基础设施和市场治理被平台捆绑在一起。亚马逊、Ebay、Upwork、Uber和其他类似的市场将市场基础设施(就亚马逊而言,甚至是通过FBA和亚马逊物流的实体基础设施)和市场治理捆绑在一起。

在Web3世界中,市场基础设施与市场治理分离开来。虽然市场治理的核心组件被编码到协议层中,但市场基础设施的组件可以由围绕协议的生态系统构建。

由于市场基础设施需要外部建设,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与市场活动的规模管理同步进行。

在管理Web2平台上的网络效应时,平台管理者需要管理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匹配。例如,如果Airbnb早期的房源都在丹佛,但用户搜索的是纽约房源,那么交易就不会发生。Web2网络效应需要管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重叠和匹配,而Web3网络效应管理需要在建立的市场基础设施和支持的市场活动之间进行额外的协调和匹配。举个例子,如果web3平台上的用户寻求一种特定类型的搜索界面,那么该平台可能需要通过提供奖励来吸引开发人员参与该特定项目,从而鼓励搜索界面的创新以满足这些要求。

总之,管理Web3网络效应不仅需要启动和管理市场活动,还需要管理其与市场基础设施规模的协调。当Web3生态系统达到这种平衡时,它们会从一个积极的反馈循环中受益,进一步放大了这些生态系统:

深度解析Web 3网络效应:五种心智模型-iNFTnews

心智模型#3:对抗转换,建立防御能力

web2和web3的关键区别之一是web3对网络效应的防御能力相对较低。

Web2的防御能力来源于四种形式的存储/累积价值:平台获取的数据、提供给平台的内容、在平台上建立的声誉和在平台上创造的影响力。

就像我在2012年的一篇文章中解释的那样:

创意内容:用户投资创建创意内容组合,这是他们在平台上互动的基础。

声誉:在平台上建立声誉需要持续提供高评价的服务,可能还需要符合平台规定的一些最低标准。因此,一旦服务提供商在一个平台上建立了声誉,这就阻止了她迁移到竞争对手的平台。

使用数据:用户通过平台消费的信息越多,算法向用户推荐相关内容的智能化程度越高。

影响力:随着用户追随者数量的增加,网络中的存储价值和保持积极参与的动机也会增加。

所有四种形式的累积价值,在web2中都与特定的平台绑定,在web3中都可以轻松地跨平台转移。新的市场可以很容易地聚集可用的NFT,并将用户拉向他们的方向。用户可以轻松地将他们的数据和活动移植到新的平台上。

虽然web3具有引发创新爆炸的潜力,但单个平台保留创新、让其持续增值的能力却在下降。

任何在web3中构建网络效应的策略都需要考虑到其缺乏累积价值的一面。也需要考虑较低的转换成本。正如我们将在即将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的,Web3需要一组新的因素来为网络效应提供防御能力。

心智模型#4:管理的“抽取”

高转换成本的防御性网络效应使Web2平台沉溺于(并受益于)过度抽取(无论是收取费用还是数据)和控制(通过诱饵和转换、锁定、商品化等)。随着转换成本的崩溃,抽取将导致网络效应的反向瓦解。

Web3中网络效应的创建和管理需要解决易于切换的问题,因此需要解决抽取问题。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与Web2不同,Web3中的市场基础设施和资源是由生态系统提供的。为了提供资源和创新能力,生态系统参与者需要确保其投资能够获得适当的回报,并有足够的机构保护这些回报不受商品化和政策变化的影响。

在Web3生态系统中,抽取是管理网络效应的关键。在一个开源协议的世界里,过度的抽取将导致分叉,生态系统参与者的活动将远离原始协议。Web3中的高级协调机制也允许生态系统的参与者放弃一个协议并围绕一个分叉的协议进行组织。

心智模型#5:管理角色代理和风险

高转换成本也使得Web2平台可以诱骗和转换、改变政策,并剥夺生态系统参与者的权利。

由于Web3中切换成本较低,管理角色代理将是管理和保持网络效应的关键。

管理角色的代理是管理网络效应的关键。管理机构将需要构建和分发治理代币,以便在创始团队(和其他内部人员)之外分配平台的代理、控制和管理。

随着协议变得更加成功,相关的治理代币可能会变得更有价值,从而进一步加强网络效应,因为持有代币的关键贡献者不仅可以从回报中受益,而且还有能力塑造未来的发展路线图并组织资源分配和相应的参与激励。

结论

Web3的网络效应是不同的。它们带来了新的协调挑战,支持新的激励机制,改写了传统的防御和抽取规则,重构了平台与生态系统的权力平衡。正如上述5种心智模型所说明的,Web3网络效应将需要一个全新的剧本:新的引导和扩展模型,新的治理机制,新的竞争优势来源,以及新的价值获取形式。


来源:去中心化金融社区
免责申明:本文为本站转载/翻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站!本站转载/翻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收藏(0)
如何看待体育品牌李宁将Web3整合到现实生活中,元宇宙来临了吗?
上一篇
如何像国家一样,在DAO内进行经济建设?
下一篇
再想想
暂无评论
2022年 5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 4月    
最新文章
万事达卡CEO:5年内SWIFT可能将不复存在
在一次黑客攻击中29个Moonbirds NFT被盗,损失达150万美元
入局元宇宙 华谊兄弟要干什么?
Coinbase Pay 上线,MetaMask 将在几周内集成 Coinbase Pay
加入NFT社群,了解更多NFT信息
标签
a16z Axie Infinity Beeple Bored Ape Yacht Club Coinbase CryptoPunk DappRadar Decentraland ENS Facebook GameFi Loot Meta Metamask Metaverse NBA Top Shot NFT游戏 NFT音乐 OpenSea play-to-earn Polygon Rarible Roblox The Sandbox Twitter VeVe Web3 以太坊 佳士得 元宇宙 加密艺术 加密货币 区块链 收藏品 数据 版权IP 科普 腾讯 苏富比 英伟达 蚂蚁链 融资 行业报告 观点 资讯
哈佛商业评论:为什么构建产品要在 Web3 中进行
DeFi之道
24,603 0
奢侈品相继开放加密支付,剑指Web3
金色财经
26,796 0
想评定Web3项目的价值,先了解这9个关键指标
Odaily星球日报
23,686 0
Web3的起点,从这三个产品开始
DeFi之道
23,390 0
  • 0
  • 0
关于我们

iNFTnews.com是一家垂直在NFT领域的全球性资讯平台,为您提供全面、专业且有品质的NFT、元宇宙、链游等相关信息资讯,致力于成为您开启NFT世界的第一站。

友情链接
吾爱元宇宙 链新
更多
寻求报道 隐私政策 工作机会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2022 iNFTnews. 专业的NFT信息资讯平台 浙ICP备2021024901号
  • 首页
  • 7*24快讯
  • NFT发售日历
  • NFT导航
  • 联系我们
# 元宇宙 # # Metaverse # # 收藏品 # # 资讯 # # NFT游戏 #
Zhourx